广西天等“秸秆变黄金”撬动富硒肉牛工业复兴
在广西西南山区,天等县正上演着“秸秆变黄金”的工业革新。当地构建“秸秆养畜—牛粪还田—品牌增值”生态闭环:秸秆加工成富硒饲草喂食优质肉牛,牛粪发酵为有机肥反哺作物,提高硒含量。
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21日电(谭正贤 刘光琳)在广西西南山区,天等县正上演着“秸秆变黄金”的工业革新。依托77%土地富含硒元素的天然优势、足够的秸秆资源和深沉饲养传统,当地以“秸秆养畜”为中心,构建“富硒+循环”肉牛全工业链,让肉牛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“黄金支点”,更让1.2万农户端稳“养牛饭碗”。
清晨的天等山区,活动式秸秆加工车在田间地头繁忙作业。这台集铡碎、搓弄、喷菌、打包功用于一体的设备,正将玉米秆、甘蔗尾叶等本来或许被燃烧的秸秆“变废为宝”。“加工车开到家门口,一吨秸秆能卖400多元!”农户农志元边送料边介绍,处理后的秸秆发酵成青贮饲料直供养牛场。
针对山区地势,广西农业乡村厅派驻工作队定制活动加工设备,培养工作收草人部队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现,活动加工车每年为工作收草人发明10多万元产量,带动农人户均增收400元,饲料本钱降至0.1元/斤。2024年天等县秸秆年产量24.9万吨,可收集量22.67万吨,归纳利用率超90%,“生态包袱”成“绿色财富”。
天等肉牛工业的中心竞争力在于“富硒”与“循环”的交融。当地构建“秸秆养畜—牛粪还田—品牌增值”生态闭环:秸秆加工成富硒饲草喂食优质肉牛,牛粪发酵为有机肥反哺作物,提高硒含量。富硒牛肉每公斤价格比一般牛肉高3元左右。
天等上食肉牛屠宰场作为国家A级屠宰场,引入智能设备,打造标准化车间,每块肉品经两层查验。屠宰场配套的固废处理生产线,将饲养、屠宰固废转化为产品有机肥,贯穿绿色经济链条。
全工业链支撑让工业盈利广泛惠及农户。2021年建成的兴宏商场是崇左首个大型家畜买卖商场,如今周均买卖千头牛,累计买卖量25万头,销售额超30亿元。
粤桂协作注入微弱动能。广东江门市蓬江区与天等县深化协作,四年投入财务协作资金4500万元,推行现代饲养形式,建造标准化演示草场,引入深加工企业补齐冷链加工短板。
2024年,天等县肉牛工业年产量17亿元,带动3.1万人工作增收,其间脱贫户6000多户,秸秆收储加工产量1.4亿多元,构成政府、企业、农人协作共赢格式。(完)
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: 告发邮箱: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:86-10-87826688